8/9/100係正確識別USB3.0的方法
credit to leko999 , lnyx328328 and RehabMan
本文以9 系主板舉例,理論上適用於8/9/100 系主板,解決Clover 引導USB3.0 無法讀取或者被降速480mb /秒的情況。
本文僅討論Intel 提供的USB 接口,任何第三方芯片提供的USB 接口不適用於本文。
首先需要指出的是,在intel 8/9/10 系主板中,USB2.0 與USB3.0 已經全部由XHC 控制器接管。
USB3.0 的本質是USB3.0 + USB2.0 ,向下兼容。
在明確了這些前提之下,我們開始教程的內容。
Step1:探明所有的USB接口
剛剛提到了本文僅討論Intel 提供的USB 接口,如何區分是我下面要講的。
以我的主板為例,
如圖所見,我共計有6 個USB2.0 接口和8 個USB3.0 接口。
如果對9 系主板有所研究就會發現,9 系主板最多提供14 個USB2.0 與 6 個USB3.0 。
那多出來的兩個USB3.0 接口想必就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。
我們接下來開始區分Intel 提供的USB 和第三方提供的USB。
需要準備1 個USB3.0 閃存盤,1 個USB2.0 閃存盤,1 張表格,我們會記錄接下來的數據。
為了達到記錄準確,我個人推薦在Windows 下進行記錄。
下載如下軟件:usbtreeview,由Microsoft 開源的USB 檢測工具。
http://www.uwe-sieber.de/files/usbtreeview.zip
運行,依次在每個USB 接口上分別插入USB3.0 閃存盤和USB2.0 閃存盤。
記錄下紅色框與棕色框內的數字。
下面是我記錄的範例。
Step2:安裝USBInjectAll驅動並加載正確的USB Map
英文有一些基礎的可以去github 下加深一下理解。
下載最新的kext 放在S/L/E 下,修復權限。
https://github.com/RehabMan/OS-X-USB-Inject-Allhttps://bitbucket.org/RehabMan/os-x-usb-inject-all/downloads
下面提供兩種方法加載正確的 USB Map,二選一即可。
【推薦】直接修改 USBInjectAll.kext
下載SSDT-UIAC.dsl 編輯正確的USB Map,下面示範修復一個USB3.0 口和藍牙。
從10.11 開始,Apple 限制USB 接口的數量為15個。
所以我們不能把所有的USB 接口數據全部填上,而是要進行篩選,控制在15 個之內。
編輯完畢之後存為aml 文件,放入EFI/Clover/ACPI/Patched,並加載TableId 為UIAC 的SSDT ,重啟即可。
Step3:如果你真的需要15個以上的USB接口
可以打上解除15 個USB 口限制的Patch 。
Comment: change 15 port limit to 20 in AppleUSBXHCIPCI for 8/9 seriesName: AppleUSBXHCIPCIFind: <83bd8cfe ffff10>Replace: <83bd8cfe ffff15>
Comment: change 15 port limit to 26 in AppleUSBXHCIPCI for 100 seriesName: AppleUSBXHCIPCIFind: <83bd8cfe ffff10>Replace: <83bd8cfe ffff1b>
Reference:
https://github.com/RehabMan/OS-X-USB-Inject-All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1647578-1-1.html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1646940-1-4.htmlhttp://www.insanelymac.com/forum/topic/306777-guide-usb-fix-el-capitan-1011/https://www.tonymacx86.com/threads/guide-10-11-usb-changes-and-solutions.173616/https://www.tonymacx86.com/threads/10-11-0-10-11-3-skylake-starter-guide.179221/https://pikeralpha.wordpress.com/2016/07/13/simple-skylake-usb-fix-no-kexts-required/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1651615-1-1.htmlhttp://bbs.pcbeta.com/viewthread-1646768-1-1.html
留言
張貼留言